仅靠低价,拼多多难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财报显示,在2021年Q1—Q3阶段,拼多多月平均活跃用户分别为7.25亿、7.39亿、7.42亿,而Q4阶段则为7.33亿,与Q3相比减少810万,同比增长2%。而以营收来看,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272.309亿元,同比增长3%,创上市以来最低增速。
营收放缓、用户增长乏力,拼多多电商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可能是拼多多开启“同城配送”的原因之一。
近期,有部分商家透露,拼多多电商推出同城配送功能,仅需拥有拼多多店铺和同城配送能力,即可在后台自行开通。
在此前的2018年,黄峥曾直言,拼多多不会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经做得很好了。但随着黄峥退位,拼多多的市场情况也在发生变化,踏足同城配送,倒像是时局下的必然演化。
作为拼多多末端服务优化升级的第一步,同城配送会成为拼多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吗?而同城配送又将会给商家带来何种影响?
拼多多入局同城配送
在疫情环境下,物流受阻成为了必然事件,而与之息息相关的电商市场自然不能幸免。但事情总是伴随着两面性,传统电商市场受影响的情况下,反倒催生了即时零售新业态。
而即时零售作为近两年的风口,更是吸引了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注。继阿里、美团、京东之后,即时零售这片红海,又迎来了一大强劲分羹者,拼多多。
据媒体透露,拼多多开始在北上广深招募有能力24小时内配送的商家,以水果品类为主。与此同时,鲜花、低温奶、蛋糕品类商家也可以在拼多多申请同城配,平台将为其贴标引流。
拼多多此次发力同城配,也是看到即时零售在当前环境下潜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
物流作为新零售业态——电商的末端,一直是电商在零售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疫情的反复,物流成为了现下电商面临的最大难题。
受疫情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很多城市的快递网点都陷入瘫痪,根据央视公开的信息,全国被迫停发快件的快递网点已经超过了2000个(一些自媒体和博主晒出的停发地点要更多),这些网点大多集中在有疫情风险的区域。
物流的不通畅,使得很多电商商家们的业务量大幅下降,整个电商行业都陷入停滞的危机中。
传统电商商家因为物流受限而造成交易困难,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降低,反而因为线下商超店铺的关闭而更依赖线上购物。在这种情况下,就迫使新的零售业态出现,来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
于是,即时零售业态便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成为最受商家和消费者关注的零售市场。
瞄准这一新风口,巨头们前赴后继,纷纷加码即时零售,在经过两年的厮杀后,目前即时零售市场已经形成以美团、阿里、京东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相比于美团、阿里和京东在即时零售业务上的完善布局,拼多多此时发力同城配难免有些晚了,面对的困难也将增多。
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有关研究显示,2019-2023年,即时零售尤其是O2O商超领域,销售增长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69.8%。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估到2024年将达到近9000亿。
接近万亿的红海市场谁看了都眼馋,拼多多此时加码,也是看中其未来的市场空间。但是依照目前阿里、美团、京东三足鼎立的形势,拼多多仅仅依靠其流量池的优势很难突出重围,况且即时配送也是摆在其面前的一大难题。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们,拼多多这次是否还能重现五年前在电商市场中迅猛崛起的盛况,再创后来者居上的奇迹,不妨期待一下。
同城零售虽是新词,本质上却不是全新的生意。
总的来看,需要围绕商流和物流展开。商流需要商品供给,物流需要运力托底。想要玩转同城零售,供应链、平台以及运力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撑力。
同城零售中竞争力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对物流履约的掌握能力和对商品的把控能力,从而形成商流和物流聚合力,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从目前来看,美团最大优势是基于地理位置履约,正加快同城零售整合布局,美团优选、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等陆续推进。
商家喜忧参半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5亿件,同比增长30%,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1万亿元。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物流已成为其零售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近日因疫情导致物流方面受到限制,订单量下降、生意惨淡已是多数中小商家当下处境。
有商家反映称,货物积压在中转站和发不出去的,已经占据三分之二了。此时,拼多多推出同城配送,虽与《快递服务行业标准》中“同城快递服务时限不得超过24小时”的时效相同,但在当前局面下,同城配送相比较于快递运输却更加拥有自主性,商家可自行优化末端服务质量,在增加发货量的同时,或能减少商家退货成本。同时,也减轻部分商家疫情下快递“发货难”的问题。
不过,虽同城配送在运输上占据优势,但其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却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
根据前瞻研究院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即配企业中,单票成本最低的是达达快送,为4.3元/单,其次是美团外卖的4.8元/单、顺丰同城的6.6元/单、叮咚买菜的12.7元/单。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而快递单票成本却远低于即时配送,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申通单票成本为2.35元,韵达为2.06元,圆通为2.13元,与即时配送成本悬殊较大。对此,也有商家表露出担忧,自家商品价格低,选用同城配送可能回不了本。
相比较于淘宝、京东,定位于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客单价普遍偏低,同城配送行业下隐藏的运力成本或使“以价换量”的中小商家到手利润进一步被压缩。
此外,在拼多多平台中,以往商家多是通过平台推广活动、提高类目权重、优化标题及关键字等进行引流转化。
但目前同城配送业务尚未开通独立入口,电商业务与同城配送业务区分并不明显,发货地仅显示地区(华东、华中、华北、华南等),在搜索栏中搜索蛋糕、鲜花等产品,仍难看到带有24小时达标签产品。
多重因素下,同城配送流量能否达到中小商家预期,答案有待考证。
显然,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高,平台为实现用户增长,服务升级或成必然化趋势。但在将用户服务体验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平台仍需兼顾到商家和消费者利益。
只有在消费者、商家、平台三者之中找到平衡点,拼多多才能跑得更稳更远。
本文为玺承电商资讯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xun.xcect.com/shejiaods/925.html